高性能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粉体材料研究团队

发布时间:2016-07-05文章来源:材料学院 浏览次数:

 

高性能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粉体材料研究团队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研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金属粉体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服务于百色铝工业的转型升级。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装饰性粉体  主要开发水性铝粉、漂浮型水性铝粉、水性镜面铝浆;

(2)功能性粉体  主要开发超细(或纳米级)窄分布氧化铝、活性氧化铝、超细(或纳米级)窄分布氢氧化铝;

(3)导电粉体  主要开发导电铜合金粉、水性导电银浆、3D低温打印导电粉体(线材)、基于银纳米线的低成本透明电极等。

团队负责人陈振兴,现任百色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东京大学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访问学者。陈振兴教授自1998年开始研究金属粉体,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以片状粉体为主的学术专著(特种粉体,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高性能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粉体材料研究团队立足于金属材料的深加工,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1)铝粉系列。以铝为原料开发了镜面银、镭射浆、水性铝粉等高新技术产品,其中通过金属气相化工艺(MVP)在国内率先研发出镭射浆、镜面银,并实现了产业化。

2)银粉系列。在国际上首次以纳米膜技术为基础研发了纳米厚度片状银粉,可显著减少导电银浆的银粉添加量,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类国际知名期刊JMC上。针对ITO透明电极成本高的问题,开展了银纳米线的研究,获得了线径约30纳米的银纳米线,为低成本透明电极的制备创造了条件。

3)金属/无机物复合粉系列。主要研究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铝/二氧化硅/M复合粉体,其中二氧化硅的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取代传统的物理汽相沉积法,有望大幅度降低光致变色粉的生产成本。

4)铜粉与铜合金粉系列。以铜为原料通过金属气相化工艺(MVP)在国内率先研究了导电铜粉,并通过表面处理、树脂复配研发了导电铜浆,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以掺杂稀土的铜锌合金为原料通过金属气相化工艺(MVP)在国内率先开发了镜面铜锌合金粉(镜面金),该产品具有金色的镜面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取代传统电镀工艺,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镜面金已进入中试阶段。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